当前位置:首页 > 辉煌灿烂的莫高窟

一、莫高窟的开凿史

  佛教传入中国后,沿途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其中以敦煌莫高窟规模最大、跨越时间最长。莫高窟现存前秦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石窟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主体,皆有壁画或塑像,今存487个洞窟,占据了近1000米的崖面。北区今存248个洞窟,除了5个有壁画或塑像外,其他几乎没有装饰。经学者考证,这些石窟是僧侣修行、居住等生活窟。据《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记载,其中十六国晚期7窟,元魏18窟,北周15窟,隋70窟,初唐44窟,盛唐80窟,吐蕃时期44窟,晚唐60窟,五代32窟,宋43窟(含重修),西夏82窟(含重修),蒙元10窟。  

  一、十六国石窟

  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北魏太延五年(439)
 
  那么,莫高窟是由谁最早开凿的呢?初唐332窟前室原有《李君莫高窟佛龛碑》,碑文又见敦煌遗书P.2551号背面。立碑时间是武周圣历元年(698),碑主是李克让,第332窟乃是李氏家族的功德窟。碑文言:“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366),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险,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僔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
 
   前秦建元二年(366),有一位乐僔和尚云游至此。那时,夕阳西下,斜照在三危山上,山顶上好似有万道金光,千万佛尊的影像在其中闪烁。和尚被这种佛影祥光所打动,顶礼膜拜,虔诚至极。在他心中,这里便是佛祖圣地。此后,他便在悬崖上架空凿岩,开凿了第一个佛龛。1600年前的第一个洞窟,就这样诞生了!继乐僔和尚之后,又有一位法良禅师云游至此,在旁边开凿了第二个洞窟,称为“漠高窟”。因为“莫”与“漠”通用,又称为“莫高窟”。
 
  现存十六国时期石窟7个,分别为第267窟、第268窟、第269窟、第270窟、第271窟、第272窟、第275窟。这些石窟的形状各有不同,以第275窟为例说明。第275窟开凿于北凉时期,是学界基本认定的莫高窟最早的洞窟,也就是前文所说的乐僔和尚开凿的洞窟。石窟主室呈长方形,盝顶,是一种讲堂式石窟。石窟的西壁为一尊端坐在狮子座上的交脚弥勒菩萨,南壁和北壁上面各开3个佛龛供奉菩萨。佛龛为阙形佛龛,中间高耸的是母阙,两侧较为低下的子阙。阙,原来是宫门前两边的望楼,或墓道外的石牌坊,从周代开始直至汉代,都十分流行。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帛画中还保存有这样的形象,但毕竟都不是实物。第275窟子母阙组成的汉式阙形龛成对出现,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另外,北壁、东壁及门北各绘有供养人像33身、9身和2身。

  
   2—2莫高窟第268窟

  
  2—3莫高窟第275窟


  二、元魏石窟
 
  北魏:太延五年(439)——永熙三年(534)  
 
  西魏:大统元年(535)——恭帝三年(556)
 
  在乐僔和法良禅师之后,还有两个人对莫高窟开凿贡献很大,其中一个是北魏的东阳王元荣。北魏时期的敦煌是朝廷经营西域,出军鄯善、焉耆、龟兹等地的重镇。北魏王朝统治的一百年间,敦煌佛教发展迅速。北魏孝文帝时期,佛教发展迅速,全国寺庙近7000所,僧尼近8万人。北魏正光五年(524)八月,孝明帝下诏改镇为州,敦煌因盛产美瓜而名为“瓜州”(一度易名为“义州”),辖敦煌、酒泉、玉门、常乐、会稽五郡,治所敦煌。次年,明元帝四世孙元荣出任瓜州刺史。公元529年,元荣被封为东阳王。这位东阳王元荣,便是北魏时期莫高窟赫赫有名的开凿石窟的人。元荣从北魏孝昌元年(525)到西魏大统十年(544)镇守瓜州近20年,历任北魏、西魏两朝,开凿过不少石窟。不仅如此,他还雇人抄写经卷,规模宏大,迄今罕见。北魏时期石窟的兴盛,从今日数量众多、规模较大的北魏石窟可以推测。


  现存北魏石窟8个。这一时期的石窟主要是人字披顶和中心塔柱的塔庙窟。中心塔柱四面开上下双层龛,南北壁上层开阙形龛,龛内外塑有佛像和菩萨像。

  以第257窟为例说明,石窟平面呈方形,前窟顶为人字披顶,后窟顶为平棋顶。前窟空间较大,供佛徒聚会。后窟中心部位是一个直通窟顶的中心塔柱,塔柱四面设龛,供奉佛像。塔柱东向面一龛较大,龛上沿作圆券形。其余三面凿双层龛,上层龛作阙形。学界将这种石窟称为中心塔柱窟,它是北魏时期莫高窟出现的新窟形。中心塔柱窟一般分为两部分,前部供僧徒聚会,后部则供僧徒围绕中心塔柱修行礼拜。同样建于北魏时期的第254窟、第259窟也是这种形制,只是第254窟正面设中心塔柱,第259窟是在西壁中部凸出部分设中心塔柱。它的特色在于建筑师们巧妙地将汉式建筑的“人字披顶”、“阙形佛龛”和外来的印度建筑艺术合二为一。北魏至晚唐,中心塔柱窟都是莫高窟的主要石窟形制。

  
   莫高窟第254窟
 
   
  莫高窟第257窟

  现存西魏石窟10个。这个时期的石窟主要分为四种:中心塔柱窟、禅窟、殿堂窟、龛形窟。以第249窟为例,石窟为覆斗顶形石窟,东壁已经毁坏,西壁上设一圆券形龛,其中供奉“一佛二菩萨”像,龛外供奉胁侍菩萨。南壁、北壁及窟顶绘有壁画。再以第285窟为例,该窟平面呈方形,覆斗形顶,西壁中央设一大龛,龛内供奉“一佛二胁侍菩萨”像,两侧各有小龛。南壁、北壁皆有四个禅窟,小窟只有1米见方。其中,北壁有墨书西魏大统四年(538)、大统五年(539)的发愿文题记,据此可知石窟建造于西魏大统四年至五年,是莫高窟中最早有纪年的石窟。覆斗,就是倒过来的斗,这种样式源于汉墓建筑风格。顶由四壁向中心斜上,到了中间部分收拢成方形凹进去。日本法隆寺金堂佛像上方的“天盖”也是覆斗式。直至元代,还保留有覆斗顶的石窟。学界认为,它是从十六国晚期到元代建造的唯一窟形。

   
   2—6莫高窟第285窟局部

 

  三、北周石窟
 
   北周:宇文觉元年(557)——大象二年(580)
 
  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觉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立,定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北周一代统治敦煌仅仅24年,但是却留下了十多个石窟。建德年间,北周武帝下令罢斥佛教,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其中,大量经典、佛像被焚毁,八州寺庙充为宅第,僧尼勒令还俗。这场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并没有对敦煌地区造成很大的破坏。六年之后,北周宣帝即位,下令复兴佛教。

  北周保定五年(565)至建德五年(576),建平公于义出任瓜州刺史。他治理期间,以德化人,在北周武帝灭佛期间保护了敦煌僧侣。《李君莫高窟佛龛碑》等记载了建平公于义曾建造了一个大的石窟,学者据相关历史文献以及窟中题记推测莫高窟第428窟即是建平公所开。自北魏孝昌元年(525)东阳王元荣担任瓜州刺史,到北周建德七年(578)建平公于义结束瓜州刺史任职的这54年间,北朝政府曾派12人先后担任瓜州刺史。元荣之子元康、敦煌世家令狐氏、京兆大族韦瑱、陇西贵族李贤等皆先后执掌敦煌,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佛教艺术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现存北周石窟15个。此外,西千佛洞还有4个北周石窟。部分石窟形制还是中心塔柱窟,但在细节上已经有所改变,比如变塔柱四面的双层龛为一圆券形龛,如第290窟。但是北周时期石窟主要是方室单龛窟,如第296、第428窟。
 
  以第428窟为例,该窟面积约为178.38平方米,是莫高窟北朝石窟中规模最大的石窟。石窟分为前室、甬道、主室三个部分,前室部分毁坏,五代时重修。主室宽10.8米,长13.75米,面积约为148.5平米。前部为人字披顶,后部为平棋顶。后部设中心塔柱,宽2.5米,高5.7米。塔柱的四面各设一个佛龛,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四壁及龛四周共绘有1189身供养人像,其中僧尼像为699身。中心塔柱东向面中部龛沿上有一个王公服饰的供养人像,这个人就是于义。一般认为,于义开凿石窟是以全部河西僧侣为施主,第428窟在当时肯定名震一时。

  
  2—7莫高窟第428窟

  总的来看,十六国晚期和北朝时期的石窟基本可分为三种:中心塔柱式、毗诃罗式和覆斗式石窟。供养佛像中的本尊以释迦牟尼和弥勒菩萨为主,组合形式为“一佛二菩萨”像、“一佛二罗汉二菩萨”像或“一佛二天王”像。这些石窟和塑像,既保留了印度本土的犍陀罗艺术特质,又带有明显的中国审美风格,是中印两种文化交相辉映的产物。乐僔和尚、法良禅师、东阳王元荣、建平公于义,这四个人对莫高窟的建设功不可没,后人多有称颂。《李君莫高窟佛龛碑》载:“爰自秦建元之日,迄大周圣历之辰,乐僔、法良发其宗,建平、东阳弘其迹,推甲子四百他岁,计窟室1000余龛,今见置僧徒,即为崇教寺也。”北朝统治者对佛教十分推崇,大量扩建寺庙,剃度僧尼,开凿石窟。现在驰誉中外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皆在当时陆续被开凿出来。其中,最为辉煌的便是莫高窟。

 

  四、隋朝石窟
 
  隋:开皇元年(581)——义宁二年(618)
 
  开皇元年(581),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全国,建立了隋朝。隋文帝生于寺庙,幼年被比丘尼智仙抚养,笃信佛教,认为佛能“生养万物,利益兆人”。杨坚做了皇帝之后,曾说自己前生是比丘僧,再前生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他在位期间,广度僧尼,大力弘法。隋朝短短38年间,修建寺塔5000余所,剃度僧尼50多万,塑造佛像不计其数。据《隋书》记载,开皇年间(581-600),隋文帝曾派使者到莫高窟来开凿石窟。开皇二十年(600),隋文帝下诏,佛法深妙,建庙立祀,凡是沙门毁坏佛像的皆以恶逆论。仁寿年间(601—604),隋文帝下令天下三十州建舍利塔,并派遣使者来到敦煌(瓜州)崇教寺起塔一座。此外,隋朝建立海西四郡,在河西地区频繁用兵,也促进了敦煌地区石窟的开凿与建造。从今天莫高窟遗留的石窟来看,隋代重修和开凿的石窟多达95个,几乎是莫高窟开凿200多年来总数的一倍。其中,有些石窟规模之大,超出前代规模。

  现存隋代石窟70个,不包括后代凿窟毁去的残龛。这些石窟的形制、色彩和装饰布局,都同北朝石窟颇为相似。其中,有些石窟为中心塔柱式,如第302窟、第303窟。有些石窟是覆斗顶方形窟,如第420窟,该窟平面呈方形,覆斗顶殿堂式。其中,西壁设一双层龛,为隋朝出现的新形式,其余三壁各设一龛。再如第244窟,该窟平面呈方形,覆斗顶形殿堂窟,四壁绘有壁画,东南北三壁有3组11身塑像。有些石窟是人字披顶方形窟,如第419窟、第423窟。石窟内开始出现南、北、西三壁开龛、双重内外龛、龛内设佛床的形式,而北周第428窟才出现的“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的形制开始普遍流行。

  
   2—8莫高窟第420窟
 
  
  2—9莫高窟第244窟

  以第419窟为例,该窟平面呈方形,前部为人字披顶,上绘法华经变等;后部为平顶,上绘弥勒上生经变等。西壁上设一佛龛,龛内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龛外绘《维摩诘经变》,其余三壁上皆绘制千佛图。此外,隋代石窟中也有新的石窟形制,如第292窟、第427窟等。以第427窟为例,该窟约开凿于隋代中期,石窟前部窟顶为人字披顶,南北壁各塑“一佛二菩萨”像;后部窟顶为平顶,后部中设一方形中心塔柱直通窟顶,塔柱正面东向面没有设龛供佛,而是在塔柱前面雕塑“一佛二菩萨”像,其余三面各设佛龛,塑“一禅定佛二弟子”像。如此,石窟前部的“一佛二菩萨”像和塔柱正面的“一佛二菩萨”像组成三佛形式,这就是隋代新的石窟形制。

  
  2—10莫高窟第427窟前室

 

  五、唐朝石窟
 
  唐朝:武德元年(618)——天祐三年(906)

  唐王朝的统治长达289年,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1000余窟,保存至今的有228窟。圣历元年(698)的《李君莫高窟修佛龛碑》和咸通六年(865)的《莫高窟记》都记载了当时的造窟盛况,莫高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圣地、艺术殿堂。

  贞观到开元天宝年间,是莫高窟开凿的黄金时期。无论是洞窟的形制,还是窟内的壁画、彩塑艺术,都达到了其他时代难以匹敌的新高度。据统计,武周圣历元年(698),莫高窟已有洞窟1000余窟。武周(690—705),是武则天建立的王朝,载初元年(690),武则天废黜了自己的小儿子睿宗李旦,登基称帝做了女皇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之所以能够顺利称帝,和佛教渊源甚深。垂拱四年(688),武承嗣等人伪造刻有《广武铭》的瑞石,暗示武则天是“化佛空中来”。也就是说,武则天当皇帝,乃是佛祖的意思。后来,薛怀义与僧法明等人伪造《大云经》和《大云经疏》,书中说佛没七百年后女王下世,威伏天下。武则天就是阎浮提主,入主天下。载初元年(690),武则天称帝,自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推行《大云经》和《大云经疏》,在各州县建大云寺。为了感谢佛教的襄助,登基第二年,武则天便下令,从今以后,僧人地位位于道士之前。武则天不但笃信佛法,还翻译经书、建造佛寺、修建佛像、大力弘法。在位期间,她亲自主持修凿了龙门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造像——卢舍那大佛,并举行开光仪式;她亲自参与组织了《华严经》的翻译,并为之作序;她还虔诚跪拜高僧神秀,聆听法藏讲经,对僧人厚礼相待。由于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推崇,佛像雕塑在武则天时达到了顶峰。莫高窟也不例外,开始走向了它的巅峰时期。圣历元年(698),莫高窟已有1000余石窟。同时,唐代敦煌的佛教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寺院林立,百姓事佛,成为名符其实的“山国神乡”。

  唐朝是莫高窟历史上开窟最多的王朝,石窟风格和艺术价值也最显著。一般而言,学界将其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四个阶段的划分和定论,主要是依据敦煌石窟的风格和价值。

 

  1、初唐石窟
 
  初唐:武德元年(618)——长安四年(704)

  敦煌莫高窟的初唐,主要从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到则天顺圣皇后长安四年(704)。这时的石窟主要包含武德、贞观、上元及武周时期的石窟,总计44窟。这些石窟承袭了隋朝石窟的风格,以覆斗顶双层龛为主。以第57窟为例,该窟属于中小型的洞窟,为覆斗顶殿堂窟。西壁设一双层圆券形龛,龛内供奉“一佛二弟子四菩萨”像,龛外南北侧皆绘有菩萨像或故事画。石窟的南壁、北壁皆绘有弥勒说法图。再以第322窟为例,该窟依然为覆斗顶殿堂式石窟,西壁开双层平顶敞口龛,龛内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像。佛龛内侧、两侧皆绘有佛教故事,经变故事,洞窟的南壁、北壁上则绘有说法图。再如建于贞观十六年(642)的220窟,窟顶为覆斗形顶,西壁设一平顶敞口佛龛,佛龛内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其余三壁皆绘有经变画。该窟东壁绘有男女供养人各一身以及贞观十六年(642)的愿文榜题,根据题记可知这个石窟为翟家窟。

  
  2—11莫高窟第220窟


  除了覆斗顶殿堂式石窟,初唐时石窟中还有中心塔柱窟。以第332窟为例,该窟前部为人字窟顶,后部平顶,后部中央设中心塔柱。塔柱的西向面设横长圆券形佛龛,供奉“一佛二菩萨”像,其余三面皆立佛一塑。南壁、北壁的前部壁前和塔柱的东向面皆塑有“一佛二菩萨”像。此窟前室原存武周圣历元年(698)《李君莫高窟佛龛碑》,记载了莫高窟的缘起、该窟的始末、李氏的源流、李克让修建此窟的功德以及武周之际莫高窟的繁盛,故此窟又被称为“圣历窟”、“李克让窟”。此外,碑文还透露该窟开凿于武周时期,在其父窟之侧。一般认为,今天莫高窟的第331窟即为其父窟。

  
   2—12—1莫高窟第332窟
 
   
  2—12—2莫高窟第332窟


  此时最负盛名的石窟莫过于第96窟,96窟外观是依窟而建的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窟内是高34.5米的莫高窟第一大坐佛,建于武周延载二年(695)。后人又习惯称这一佛像为“北大像”,称第96窟为“大佛殿”。那么是谁建造了北大像和大佛殿呢?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北壁原存咸通六年(865)的《莫高窟记》,碑文又见敦煌遗书P.3720号背面。据碑文记载,延载二年(695),灵隐禅师和阴祖等居士共同建造了北大像,高140尺。后人以为这个时间记载有误,应该是证圣元年(695)。载初元年(690),武则天称帝,自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推行《大云经》和《大云经疏》,在各州县建大云寺,塑造弥勒佛像,敦煌第96窟北大像及大佛殿应运而生。

  
  2—13莫高窟第96窟外景

  2、盛唐石窟
 
    盛唐:神龙元年(705)——建中二年(781)
 
  敦煌莫高窟的盛唐,主要从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到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781)。现存盛唐石窟80个。这一时期的石窟,无论是石窟形制还是艺术风格都呈现多样化和盛唐气象。按其艺术风格,又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从武则天神龙元年(705)至唐睿宗李旦太极元年(712),以第215窟、第217窟为代表。第215窟,修建于盛唐时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前室、甬道和主室。前室西壁和南壁各有影塑“一佛二菩萨”像。主室为覆斗形顶,西壁设一斜顶敞口佛龛,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南北两壁上方为经变画,下方为供养人画像。其中,南壁下方为男供养人画像数身,北壁下方为女供养人画像5身,东壁下方为女供养人画像3 身。第217窟也要分为三个部分:前室、甬道和主室。主室为覆斗形顶,西壁设一平顶敞口佛龛,其余三壁皆绘有经变画。西壁门上方有供养人画像数身,南北两壁均绘有经变画。甬道为盝顶,南北两壁各绘有供养人画像2身。经学者考证,该窟为敦煌大族阴氏家族修造的石窟,建于唐睿宗李旦景云(710—712)年间。

  第二期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元年(713)到天宝十四载(755),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最多,其中以第41窟、第45窟、第46窟、第66窟、第79窟、第103窟、第130窟、第320窟、第444窟、第445窟、第446窟为代表。以第79窟为例,该窟平面呈方形,覆斗顶,西壁设盝顶帐形佛龛,龛内供奉“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天王”像,窟顶及其余三壁皆绘有千佛壁画。以第328窟为例,该窟呈正方形,覆斗顶,西壁设一敞口龛佛龛,龛内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四供养菩萨”像,其余三壁绘有西夏时期的净土变。再如颇具代表性的第23窟、第45窟、第103窟、第172窟、第217窟、第320窟、第445窟等,基本皆为这种形制,不同的是西壁龛内的现存佛像数量以及壁画的内容。

  第三期从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756)到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781),这一时期的石窟以第31窟、第123窟、第148窟、第194窟等为代表。此时规模最大的石窟莫过于第130窟,又称“南大像”。第130窟始建于开元天宝年间,前后耗时二十余年。窟内现存佛像高达27米,仅次于北大像,是莫高窟的第二大佛像。第130窟东西长16米,南北宽21米,是莫高窟窟前殿堂遗址中最大的一个。窟内东壁、南壁、北壁上各画有菩萨尊像。据P.3720号背面《莫高窟记》和P.3721号《杨洞芋撰瓜沙两郡编年》记载,开元年间,僧人处谚和乡人马思忠等修造了南大像,高120尺。

  此外,第148窟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注意。该窟前室留存一块石碑,石碑北向面为大历十一年(776)的《大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记》,又称《大历碑》,碑文又见P.3608号、P.4640号、S.6203号遗书;南向面为乾宁元年(894)的《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又称《乾宁碑》,碑文又见P.4640号遗书。从北向面碑文来看,该窟是盛唐时期朝散大夫郑王府谘议陇西李太宾修建的功德窟,因此第148窟又被称为“大历窟”或“李家窟”。该窟分为前部和后部,前部为长方形的人字披顶的石柱廊式石窟,后部为长方形拱形顶石窟,西壁设佛坛,南北两壁设龛。

  当然,有的石窟并不能简单划分时代,比如第205窟。该窟主要分为前室、甬道和主室三个部分。主室为覆斗形顶石窟,中心设佛坛,初唐时供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菩萨”像,中唐时又增塑天王塑像二身。窟顶与北壁都是初唐时所作,南壁壁画为盛唐作品,西壁绘画为中唐作品,东壁、甬道和前室作品为五代作品。
 
 
  3、中唐石窟

  中唐(吐蕃时代):建中二年(781)——大中二年(848)

  敦煌莫高窟的中唐,主要指吐蕃占领敦煌时期,即从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781)到唐宣宗李忱大中二年(848)。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急调河西兵马勤王,吐蕃乘机进攻河西,攻陷瓜州(安西)、肃州(酒泉)、甘州(张掖)、凉州(武威)、伊州(哈密)。沙州将士顽强抵抗了11年,最终弹尽粮绝。建中二年(781),敦煌被吐蕃占领。此后,沙州在吐蕃统治下长达68年之久。从吐蕃统治一直到唐大中二年(848)张议潮起义,敦煌恰好躲过了毁灭性的“会昌灭法”,敦煌的佛教艺术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吐蕃统治末期,敦煌有著名寺院17所,号称“十七大寺”。寺中有僧尼数千人,而当时总人口只有25000余人。其时,寺院经济发展,莫高窟开凿数量大大增加。
   
  现存吐蕃占领时代的石窟44个。这个时期的石窟,造型上和盛唐时期颇为相似,但是在窟形、龛形、造像、壁画等方面更为精细。覆斗形窟顶,四壁方正,盝顶佛龛,内置佛床,精巧盛于前期。同时,石窟内经变画数量增多,有些石窟一面窟壁上就绘有多铺经变画,有的壁画下面还绘画制12至14扇屏风。以第237窟为例,该窟为覆斗顶殿堂式石窟,分为前后两部分。西壁设一方形盝顶佛龛,内有马蹄形佛床,龛外两侧和其余三壁皆是经变画。另外比较特别的石窟还有第158窟,该窟呈长方形,西壁设高1.43米的涅槃佛坛,佛坛上设有睡台和佛像。南壁、北壁塑有佛像,东壁画有各种经变画。


 
  4、晚唐石窟  晚唐:大中二年(848)——天祐四年(907)
 
  敦煌莫高窟的晚唐,主要指唐宣宗李忱大中二年(848)到唐哀帝李柷天祐四年(907)。大中二年(848),敦煌人张议潮聚众起义,光复沙州。大中五年(851),河湟十一州全部回归唐王朝的统治之下,张议潮派遣其兄张议潭奉河陇十一州图籍回归唐王朝。同年,唐王朝在沙州设归义军,命张议潮为节度使。此后,张议潭子张淮深、张议潮子张淮鼎、张议潮婿索勋、张淮鼎子张承奉等相继执掌归义军。

  现存晚唐石窟60个。这个时期莫高窟的石窟,在风格和艺术形式上融入了更多中原的文化因素,开始出现大型的中心佛坛式石窟和巨幅经变画。同时,豪强大族纷纷以“庆寺”、“报恩”为名修建石窟。其中,归义军的领导者张、索、李三家以及监管僧尼事务的僧官僧统开凿了一些大的石窟,炫耀家世,夸饰功德,石窟的世俗化功能日益体现。

  首先,敦煌地方行政长官开凿的石窟,以张、索、李三家为盛。以第156窟为例,该窟主要分为前室、甬道和主室。主室呈方形,覆斗顶。西壁设盝顶佛龛,内有佛床。龛内南侧画供养人画像11身,北侧画女供养人画像12身。窟顶及其余壁上绘有各种经变画,东壁门上绘有男女供养人各3身,这种形制类似于中唐时期石窟。甬道南北两壁绘有供养人画像,南壁是张议潮、张淮深等男供养人画像5身,北壁是广平宋氏等女供养人画像3身。前室呈长方形,北壁上有墨书题记《莫高窟记》,时间为“咸通六年正月十五日”。咸通六年,即公元865年。这篇题记还见于敦煌遗书P.3720号背面,历来为学者重视。通过这篇题记,我们可以了解莫高窟和第156窟的来龙去脉。根据主室内的供养人画像及题记来看,第156窟的女供养人应当是张议潮的母亲,窟主是张议潮。第156窟,即张议潮在位期间修建的一座功德窟。

  
  2—15敦煌遗书P.3720号《莫高窟记》

  以第94窟为例,该窟南邻北大像,分为前室、甬道和主室三个部分。甬道南壁底层有张议潭题记,北壁底层有张议潮像并题记。主室为覆斗顶,中心设佛坛,内置马蹄形佛床。佛坛背后有背屏,向上连接窟顶。主室北壁底层有女供养人宋国夫人画像一身,东壁底层有供养人一身,不可辨识。经过研究分析,学者认为此窟乃是张议潮的侄子、张议潭的儿子张淮深所开。张淮深,敦煌遗书P.2913号背面《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南阳张府君墓志铭》和P.3451号《张淮深变文》皆有相关记载。敦煌遗书P.3720号《张淮深造窟记》残卷记载了这个石窟的内容。

  以第9窟为例,石窟主室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覆斗形窟,后部为中心塔柱窟。中心塔柱的东向面内设盝顶佛龛,龛内供奉佛像。窟内四壁绘有各种经变画,东壁门上和门南绘有供养人画像。甬道南北壁绘有供养人像,南壁供养人分别为归义军节度使索勋、陇西郡李弘谏,北壁供养人分别为司徒南阳郡张承奉、陇西郡李弘定。那么,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四个供养人中,索勋是张议潮的女婿,李弘谏、李弘定是张议潮十四女婿李明振之子,张承奉是张议潮的孙子,张淮鼎的儿子。李弘谏、李弘定和张承奉是姑表兄弟。

  
  2—16莫高窟第9窟东壁南侧下部女供养人画像

  以第12窟为例,第12窟由前室、甬道和主室组成。前室已毁,今存南北两侧的佛龛,莫高窟编号为第13窟、第11窟。主室呈正方形,典型的覆斗顶殿堂式,规模较大,适合佛徒说法讲经。室内西壁设盝顶佛龛,内置马蹄形佛床。龛下南侧有女供养人画像13身,北侧有女供养人画像16身。主室南北两壁绘有各种经变画,东壁上画男女供养人画像各1身,侍从画像各2身,中间有墨书供养人题记。甬道南北壁亦绘有供养人像,其中南壁绘男供养人画像2身,北壁绘女供养人画像3身。根据题记来看,该窟是沙州释门都法律金光明寺和尚索义辩的功德窟。男女供养人便是索义辩夫妻,穿着俗装。另外,根据敦煌遗书P.4640、P.2021号背面《沙州释门索法律窟铭》来看,索义辩祖先是钜鹿郡索氏,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4)迁徙到了敦煌。第156窟北壁的《莫高窟记》中也有“晋司空索靖”的记载。此外,莫高窟第62窟、第199窟、第231窟、第144窟、第9窟、第196窟、第94窟、第98窟、第55窟等皆有索氏的记载,由此可见敦煌索氏为当地豪门大族,盛心佛事,开凿建窟。

  
  2—17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

  其次,敦煌地区高级僧官开凿的石窟,以都僧统为多。晚唐石窟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第16窟、第17窟,又称“吴和尚窟”和“藏经洞”。第16窟、第17窟,位于莫高窟南区北段最底层。第16窟呈方形,覆斗顶殿堂式,中心设有马蹄形佛坛,佛坛上供奉着“一佛二弟子二胁侍四菩萨”像。佛坛背后有背屏连接窟顶,四壁及甬道南北两壁绘有各种经变画。甬道北壁连接第17窟,第17窟是覆斗顶禅窟,北壁设床坐,南壁现存重修千佛洞三层楼的功德碑及记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王道士依第16窟、第17窟、上层的第365窟(七佛堂),及顶层的第366窟修建了“三层楼”。4个石窟在一条线上,都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辩和尚所开凿。第17窟呈方形,覆斗顶,西壁嵌大中五年(851)洪辩告身碑,内置禅床,原为洪辩和尚的禅窟。第17窟的成名,还因为该窟内藏有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约5万余件的敦煌遗书和文物,故世人称其为“藏经洞”。

  
  2—18“藏经洞”洞口和第16窟甬道

  洪辩和尚的资料现存较多,除了《唐敕河西都僧统洪辩告身碑》外,还有P.4640号《吴僧统碑》、P.2913号背面《邈真赞》等。根据文献记载来看,第16窟、第17窟,大约建于唐大中五年(851)至咸通三年(862)之间,窟主为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辩和尚,俗姓吴,又称为吴和尚。洪辩和尚,是著名的高僧大德。他约法化人,盛于佛事。吐蕃占领敦煌时期,唐大和六年至八年(832年—834),他开七佛药师之堂,也即今莫高窟第365窟,又建法华无垢之塔。沙州光复后,他又在七佛堂下修凿了第16窟、第17窟。去世之后,后人在窟内为其塑像画壁,塑其真容,并将皇敕告身刻碑放置在窟中,供人瞻仰纪念,以求万岁千秋,不朽不坏,故又称为“影窟”。

  
   2—19《唐敕河西都僧统洪辩告身碑》
   
  
  2—20河西都僧统洪辩像

  以第85窟为例,第85窟是个规模宏大的石窟,位于莫高窟南段最底层。石窟主要分为前室、甬道和主室三部分。主室呈长方形,面积近110平方米,中央设佛坛,供奉佛与弟子像。主室东壁和甬道南、北两壁还保存着供养人的画像。前室北壁的一小型佛龛,此处原存放第85窟功德碑,后来亡佚。但是这个功德碑的抄件现存,即敦煌遗书P.4640号《翟家碑》。根据碑文来看,咸通三年(862),法荣和尚就任河西都僧统,成为统管河西地区僧众的最高长官,以其为首的翟氏家族修建了这个石窟,故此窟又被称为“翟家窟”。法荣和尚,原为敦煌龙兴寺僧人,俗家姓翟,颇受张议潮看重。张议潮在敦煌建立归义军之后,与中原王朝加强了联系。他本欲授洪辩和尚国师之名亲赴长安,没想到洪辩和尚却去世了。随后,张议潮心目中的第二人选——法荣和尚作为佛教文化交流使者,远赴长安,讲经说法。在长安,他受到了皇帝的极高礼遇,声望日重。他被擢升为河西都僧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第85窟还有一处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即在供养人法荣和尚及其家人的对面,还有张氏叔侄以及后来的曹议金等人的供养像。

  
  2—21莫高窟第196窟


  以第196窟为例,该窟主要分为前室、甬道和主室。前室的木构窟檐,是莫高窟保存至今唯一的唐代木构建筑。甬道为盝顶,南北壁上都绘有供养人画像,南壁上绘男供养人画像6身,北两壁上绘有张议潮女婿、河西节度使索勋父子的供养像及侍从像5身。由题记可知,彩绘供养人像时,索勋已经杀了张淮深一家,自命为节度使。主室呈方形,覆斗顶殿堂式,中心设有凹形佛坛,佛坛上供奉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像。坛前较为开阔,供僧俗礼拜。佛坛背后有背屏连接窟顶,主室的四壁绘有各种经变画。该窟开凿于晚唐景福年间(892—893),是晚唐石窟的代表作品之一。根据前室北壁上的两方题记和主室东壁两处供养人画像下的题名推测,窟主是一位南山律宗的法律大德,俗姓何,故此窟又被称为“何法师窟”。


  六、五代石窟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后周显德七年(960)
 
  敦煌莫高窟的五代,主要指后梁建立(907)到后周灭亡(960)。天祐四年(907),朱全忠杀了唐哀帝,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中原地区进入了战乱纷飞的五代十国时期,敦煌却呈现一片安宁和睦。曹议金执掌归义军之后,依附中原王朝,拉拢回鹘、于阗等国,与敦煌世家豪族结为姻亲关系,巩固统治,如索氏家族、阴氏家族、翟氏家族、张氏家族、瓜州慕容氏家族等。从第98窟供养人画像、题记和敦煌遗书来看,曹议金至少有姐妹17个,女儿16个。举例来说,南阳张淮庆,敦煌著姓,莫高窟第108窟的窟主,事迹参P.2482号《南阳张府君邈真赞》;豫章罗盈达,其先著姓,屡有战功,事迹参敦煌遗书P.2482号《豫章罗府君邈真赞》、《豫章罗府墓志铭赞》;瓜州慕容归盈,曾任瓜州刺史,治理瓜州二十余年,是曹氏家族中唯一一位异姓刺史,安西榆林窟第12窟便是慕容氏窟。上述诸人,皆与曹议金有密切姻亲关系。此外,曹氏政权重视农桑,发展经济,政治稳定,社会发展,这一形势十分有利于佛教的发展和莫高窟的开凿建造。同时,曹氏家族十分重视佛教及修造石窟。曹氏家族统治期间,莫高窟新开凿了32个洞窟。在曹氏政权的支持下,历任河西都僧统也重修了不少石窟。如后梁开平元年(907)重修的第468窟,贞明五年(919)重修的第84窟,龙德二年(921)重修的第401窟;后唐清泰元年(934)重修的第387窟;后晋天福年间(936-941)重修的第412窟;后周广顺三年(953)到显德二年(955)修建的第53窟,广顺三年(953)重修的第123窟、第124窟、第125窟。莫高窟现存的大型石窟,大多皆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2—22第61窟南壁东起第三身曹元忠夫人供养像

  现存五代石窟32个。这一时期的石窟,形制类似于晚唐石窟,主要是覆斗形殿堂式石窟、中心佛坛窟,但规模更加宏伟壮观。

  以第146窟为例,该窟主要包含前室、甬道、主室三个部分,前室已经毁坏。主室为覆斗顶殿堂式石窟,四壁绘有各种经变画。窟顶四面开浅龛,绘有四大天王像。窟室中心设马蹄形佛床,佛床背后有背屏连接窟顶。甬道北壁保存重修千佛洞宝贝佛功德碑木碑一方及记文,故此窟又被称为“宝贝佛殿”。有的学者认为,这个石窟是曹议金妻子广平宋氏开凿的一个功德窟。

  以第100窟为例,该窟主要包含前室、甬道、主室三个部分,前室已经毁坏。主室为覆斗顶殿堂式石窟,四壁绘有各种经变画。西壁设盝顶佛龛,龛内供奉佛像。窟顶四面开浅龛,绘有四大天王像。甬道为盝顶,南壁绘有曹议金及其长子曹元德等男供养人像11身,北壁绘有曹议金的回鹘夫人及其女儿等女供养人像15身。根据吴曼公先生所捐《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和S.4245号《河西节度使曹元德造佛窟功德记》来看,这个石窟的窟主是曹议金的回鹘夫人,修造石窟的人是曹元德。回鹘人习惯将可汗的妻子称为“天公主”,故此窟又被称为“天公主窟”。

  以61窟为例,石窟主室为覆斗顶殿堂式石窟,窟室中心设佛坛,佛坛背后有背屏连接窟顶,四壁绘有佛传画和经变画。因为佛坛上主尊为文殊师利乘青狮塑像,故此窟又被称为“文殊堂”。据南壁供养人画像题名来看,此窟为曹议金的儿媳、曹元忠妻子洵阳郡夫人翟氏的功德窟。东壁南侧有4个供养人像,分别为曹议金的回鹘夫人、甘州回鹘可汗夫人曹元忠的姐姐、于阗国王李圣天的皇后曹元忠的姐姐、曹元忠的生母广平宋氏。主室南、北壁与甬道北壁绘有供养人画像,分别为曹议金、子曹元忠、孙曹延禄及其亲眷以及曹氏和敦煌世家大族、甘州回鹘、于阗回鹘的姻亲。

  
  2—23莫高窟第61窟

 

  七、宋代石窟
 
  宋:建隆元年(960)——景祐三年(1036)

  敦煌莫高窟的宋代,主要指北宋统治敦煌的76年,即从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至宋仁宗赵祯景祐三年(1036)。北宋初年,朝廷一直无力收复河西地区。但是曹氏归义军一直主动依附中原王朝,对北宋朝廷俯首称臣。以曹元忠为首的敦煌地方政权认为,如若不依赖中原王朝的天威,河湟地区恐怕会落入周边其他部族之手。这个思想不仅在地方长官耳边流传,即使是民间艺人也烂熟于心。敦煌曲子词《望江南》载:“敦煌郡,四面六蕃围,生灵苦屈青天见,数年路隔失朝仪,目断望龙墀。新恩降,草木总光辉,若不远仗天威力,河湟必恐陷戎夷,早晚圣人知。”(《敦煌歌辞总编》卷二),此词见于敦煌遗书P.2809、P.3128号背面和P.3911号。此后,曹氏家族五代执掌归义军,留下了不少著名的石窟。

  现存宋朝石窟43个。有的石窟为宋代开凿,有的石窟为宋代重修,不少石窟跨越五代、宋时期,很难简单区分年代,艺术风格上也比较相似。但是有的石窟有窟檐,这个与前代不同。目前可知有4个,即第55窟、第427窟、第431窟、第444窟。

  以第55窟为例,石窟主室呈长方形,覆斗顶,窟顶四面开浅龛,绘有四大天王像。窟室中央设马蹄形佛坛,佛坛上供奉佛像三铺。中间一铺为“一佛二弟子二天王”像,南面一铺是“一佛二菩萨一天王”像,北面一铺是“一佛二菩萨一天王”像。这种组合,在此之前是没有的。佛坛背后有背屏连接窟顶。值得一提的是窟顶  西披和南壁画有《弥勒经变》,和佛坛上供奉的弥勒佛像相呼应,在莫高窟中十分罕见。窟内其余四壁皆绘有经变画。甬道两壁有曹氏家族供养人画像及题记,西夏重修时将其覆盖。根据《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南壁存曹议金等5名男供养人题名,北壁存曹议金的回鹘夫人等3名女供养人题名。

  
  2—24莫高窟第55窟

  以第454窟为例,窟主室呈方形,覆斗顶,窟顶四面开浅龛,绘有四大天王像。窟室中央设马蹄形佛坛,佛坛上供奉佛像三铺。中间一铺为“一佛二弟子二天王”像,南面一铺是“一佛二菩萨一天王”像,北面一铺是“一佛二菩萨一天王”像。窟室四壁上部绘有经变画,下部为供养人画像(西壁除外)。东壁窟门北侧下方绘有回鹘公主等女供养人画像8身,窟门南侧下方绘有于阗王等男供养人画像6身。南壁绘有女供养人画像12身,其中第4身题名“窟主敕授清河郡夫人慕容氏一心供养”。北壁绘有女供养人画像13身。甬道南、北两壁为曹议金祖孙三代等男供养人画像18身,其中南壁第5身题名曹延恭。学者认为,这一石窟的窟主是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侄子曹延恭及其夫人慕容氏。根据吴曼公先生所捐《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和S.5973号《曹延恭舍施回向疏》可知,这一石窟在当时又被称为“太保窟”。

 

  八、西夏石窟
 
  西夏:大庆元年(1036)——宝义二年(1227)
 
  敦煌莫高窟的西夏时期,主要指西夏统治敦煌的时间,即从宋仁宗赵祯景祐三年(1036)到南宋宋理宗赵昀宝庆三年(1227)。 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曹延禄与其弟曹延瑞被迫自杀,其族子曹宗寿为继任归义军节度使。此时,归义军面对内忧外患开始衰落,而沙州回鹘却迅速发展。景德三年(1006),信奉伊斯兰教的黑韩王朝灭掉于阗国及其佛教。敦煌城内一片恐慌,佛教人士将寺院中的佛像、经书、画像等封存在洪辩大师的影窟中,也即今莫高窟第17窟。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李元昊攻陷瓜、沙二州,统治河西。西夏王朝统治期间,并没有破坏敦煌的佛教文化。相反,西夏统治者反而接受了敦煌的文化传统,尊崇佛教。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将佛教定为国教。同时,广建寺院,改造和修建前朝石窟。其中,在莫高窟修建1窟,重修60窟,在榆林窟、东千佛洞、五个庙营造和改建15窟。迄今为止,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还保存着大量西夏时新建的石窟和西夏文题记。这些石窟,无论是形制、花砖、彩塑,还是壁画,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这一时期开凿和重建的石窟82个。总的而言,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中的西夏石窟,集汉族、藏族、契丹、女真、回鹘等各个少数民族的艺术特质为一体,形成了别具匠心、独树一帜的石窟风格。

 

  九、蒙元石窟
 
  蒙元: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至正二十八年(1368)

  敦煌莫高窟的蒙元时期,主要指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到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之间的140余年。南宋淳祐四年(1244),花甲之年的萨迦班禅带着两个年幼的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从萨迦寺前往凉州说法。两年以后,年仅26岁的八思巴,成为了忽必烈的老师。至此,密宗一派在全国发展,河西地区最先推广。密宗对这一时期莫高窟的石窟、彩塑、壁画艺术影响深远,如第3窟、第61窟、第465窟等。同时,在元朝统治者的支持下,敦煌地区的中西文化交流更加畅通。至元十一年(1274),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敦煌,留下了闻名中外的《马可?波罗行纪》。该书记载了大量元朝古城的故事,尤其是敦煌。

  现存蒙元石窟10个。以第465窟为例,该窟由前室、甬道、主室三个部分组成。主室呈长方形,覆斗形顶,窟室中央设一佛坛,四壁绘有密教壁画,是一个藏传密教无上瑜伽密石窟。

  
  2—25莫高窟第465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二、西千佛洞、榆林窟

陇ICP备19004175号-3 甘公网安备62098202000026号